廣告
xx
xx
回到網頁上方

近視嚴重恐失明!「兒童時期」該預防 醫:4方法控制關鍵

編輯 郭庚儒 / 責任編輯 黃宇辰 報導
發佈時間:2025/09/21 15:22
最後更新時間:2025/09/21 15:22
兒童近視問題不可忽視。(示意圖/shutterstock達志影像)
兒童近視問題不可忽視。(示意圖/shutterstock達志影像)

東京奧運羽球男雙金牌得主李洋、王齊麟,以及世界棒球賽MVP陳傑憲隊長等多位知名運動員,近年透過雷射矯正視力與散光,掀起年輕族群與運動員對視力矯正的討論。不過,醫師提醒,近視並非僅靠矯正手術就能完全解決,真正的關鍵在於預防與控制近視惡化,特別是在兒童時期。


高度近視 恐致失明


成大醫院眼科部主治醫師賴奕雯指出,近視不是單純戴眼鏡或進行雷射手術,就能長久解決;若進展為高度近視,將大幅增加罹患白內障、青光眼、視網膜剝離及黃斑部病變的風險,嚴重時甚至可能導致失明,因此需要及早介入控制。這也是臨床上眼科醫師,長期呼籲「預防勝於治療」的重要原因。


 
學童近視率飆升 研究數據揭警訊


根據國際眼科權威期刊《眼科學》(Ophthalmology)長期追蹤研究顯示,1983年至2017年間,台灣學齡學童近視盛行率持續攀升。以2017年數據為例,7歲學童近視率為25%,12歲為77%,15歲與18歲青少年超過90%,情況不容小覷。


4大近視控制策略


賴奕雯說明,目前主流的近視控制方法,包含:藥物與光學輔具,需依據年齡、近視與散光度數、角膜弧度、近視進展速度、生活型態等因素,量身訂製個人化方案。主要方法如下:


1.長效型散瞳劑(阿托品眼藥水)


 
阿托品眼藥水已有數十年臨床應用經驗。高濃度能有效抑制近視惡化,但副作用如畏光、看近模糊也較明顯;低濃度則副作用小。但效果因人而異,需醫師評估與追蹤。


2.角膜塑型片(OK鏡)


夜間配戴硬式隱形眼鏡,透過改變角膜形狀來矯正視力,白天可不需配戴眼鏡。研究證實能有效延緩近視進展,但必須嚴格遵守清潔與定期回診,以避免角膜感染風險。 


3.近視控制軟式日拋隱形眼鏡


鏡片設計有特殊的「離焦控制環」,可抑制近視進展,需每日配戴約10至15小時,每周至少6天;與角膜塑型片相比,此類日拋隱形眼鏡適應期短,免清潔保養,但仍須依醫師建議使用。


4.周邊離焦眼鏡(兒控鏡片)


眼鏡中央清晰聚焦,周邊透過微透鏡製造離焦,達到控制效果。不過,相關研究時間較短,實證效果仍需更多資料支持,建議由專科醫師評估是否合適。


 
良好用眼習慣是根本


「良好的用眼習慣,是預防近視惡化的根本。」賴奕雯表示,兒童近視與年齡、遺傳、生活習慣及戶外活動時間高度相關,研究顯示,每日使用電子產品超過30至60分鐘,會顯著提高近視與高度近視風險。建議每天戶外活動至少2小時、近距離用眼每30分鐘休息一次,並維持35至45公分的閱讀距離。

◎ 資料來源/成大醫院

原文請見:這樣用眼恐失明!學童近視率破9成 醫師揭4大控制關鍵
【原文請見健康2.0官網,未經授權,請勿轉載。】


#近視#近視雷射#白內障#青光眼#失明#高度近視#賴奕雯

你可能會喜歡

人氣點閱榜

延伸閱讀

網友回應

其他人都在看

notification icon
感謝您訂閱TVBS,跟上最HOT話題,掌握新聞脈動!

0.0188

0.0117

0.030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