廣告
xx
xx
回到網頁上方

秋分要來了!醫曝「1茶飲」顧眼又顧肝 泡藥浴消暑氣

編輯 梁萱琪 / 責任編輯 黃宇辰 報導
發佈時間:2025/09/21 14:10
最後更新時間:2025/09/21 14:10
節氣「秋分」落在9月23日。(示意圖/shutterstock達志影像)
節氣「秋分」落在9月23日。(示意圖/shutterstock達志影像)

進入秋分後,氣候乾燥,容易出現口乾、咽乾、皮膚乾癢等燥症。這時可透過中醫調理,如泡藥浴、飲茶及按摩等紓壓方式,幫助自己在秋分時節,達到養肺強身、護眼養肝的效果。

 

秋分屬金易傷肺  「養肺強身」是關鍵


中醫師黃上邦指出,秋分後氣候多變,正是感冒、過敏性鼻炎、氣管炎、肺炎、哮喘疾病好發的季節,此乃因人體中的肺臟易受忽冷忽熱的天氣刺激,因而使抵抗力降弱,使病毒、細菌得以趁虛而入。

 
另外,秋季還可透過「泡藥浴」的方式來調養身體,不僅能促進血液循環,還能消除人體殘留的暑氣,亦可諮詢專業醫師依其體質調配適合的藥浴處方,以達到養肺強身、祛風散寒之效果。


現代人要注意護眼養肝 1茶飲顧眼又顧肝
 

黃上邦提到,隨著科技日益發達,現代人長時間接觸3C產品,進入秋分後容易肝火旺盛、眼睛疲勞等症狀日益普遍。此時應順應自然節律,注重平衡陰陽,以免身心失衡,適度飲用「明目益智茶」,以決明子0.5g、芳香萬壽菊2g、紅景天0.5g、積雪草1g、白花蛇舌草0.5g 、刺五加0.5g,用500 毫升熱水沖泡,有助於舒緩眼壓、清肝明目、提振精神及提升免疫力。


秋分簡單按摩3穴位 養生又紓壓


簡單按摩3穴位。(圖/翻攝自黃上邦中醫師臉書)

 
黃上邦表示,除了喝茶、泡藥浴外,平時還可按摩3穴位,達到消水腫、平肺氣等功效:


1.天突穴


以指腹按壓天突穴,輕輕按摩5分鐘。位置在頸前正中線上,胸骨上窩中間凹陷處,具有平喘利氣、宣通肺氣、止咳化痰之效。

​​​​​​​
2.三陰交穴


先以拇指揉按三陰交穴慢慢加重力度,雙手交替按壓,每次按壓3分鐘。位置在小腿內側,足內踝往上約四橫指處,具有調理月經、健脾益血及安神助眠之功效。


3.風市穴


以指腹順時鐘繞圈揉按風市穴,每次3分鐘。位置在股外側面正中線上,膝中上七寸處,具有疏散風邪、促進代謝、消除水腫之效。

 

資料來源/黃上邦中醫師

原文請見:
秋分喝「1茶」顧肝又護眼!簡單按摩3穴位 止咳化痰又消水腫
【原文請見健康2.0官網,未經授權,請勿轉載。】

#2025秋分#秋分養生#秋分養生穴位按摩#養肺#護眼#顧肝#黃上邦

你可能會喜歡

人氣點閱榜

延伸閱讀

網友回應

其他人都在看

notification icon
感謝您訂閱TVBS,跟上最HOT話題,掌握新聞脈動!

0.0306

0.0159

0.046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