進入秋分後,氣候乾燥,容易出現口乾、咽乾、皮膚乾癢等燥症。這時可透過中醫調理,如泡藥浴、飲茶及按摩等紓壓方式,幫助自己在秋分時節,達到養肺強身、護眼養肝的效果。
秋分屬金易傷肺 「養肺強身」是關鍵
中醫師黃上邦指出,秋分後氣候多變,正是感冒、過敏性鼻炎、氣管炎、肺炎、哮喘疾病好發的季節,此乃因人體中的肺臟易受忽冷忽熱的天氣刺激,因而使抵抗力降弱,使病毒、細菌得以趁虛而入。
現代人要注意護眼養肝 1茶飲顧眼又顧肝
黃上邦提到,隨著科技日益發達,現代人長時間接觸3C產品,進入秋分後容易肝火旺盛、眼睛疲勞等症狀日益普遍。此時應順應自然節律,注重平衡陰陽,以免身心失衡,適度飲用「明目益智茶」,以決明子0.5g、芳香萬壽菊2g、紅景天0.5g、積雪草1g、白花蛇舌草0.5g 、刺五加0.5g,用500 毫升熱水沖泡,有助於舒緩眼壓、清肝明目、提振精神及提升免疫力。
秋分簡單按摩3穴位 養生又紓壓

1.天突穴
以指腹按壓天突穴,輕輕按摩5分鐘。位置在頸前正中線上,胸骨上窩中間凹陷處,具有平喘利氣、宣通肺氣、止咳化痰之效。
2.三陰交穴
先以拇指揉按三陰交穴慢慢加重力度,雙手交替按壓,每次按壓3分鐘。位置在小腿內側,足內踝往上約四橫指處,具有調理月經、健脾益血及安神助眠之功效。
3.風市穴
以指腹順時鐘繞圈揉按風市穴,每次3分鐘。位置在股外側面正中線上,膝中上七寸處,具有疏散風邪、促進代謝、消除水腫之效。
◎ 資料來源/黃上邦中醫師
原文請見:秋分喝「1茶」顧肝又護眼!簡單按摩3穴位 止咳化痰又消水腫
【原文請見健康2.0官網,未經授權,請勿轉載。】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