蘋果真的要加入摺疊手機大戰了嗎?日本媒體日前披露,蘋果計劃最快2026年秋季推出首款摺疊iPhone,並在台灣設立試產線,傳出明年就會有初步亮相。消息一出,立刻在科技圈掀起熱議。
近幾年,摺疊手機熱度急速升高。根據最新調查,今年第二季全球摺疊手機出貨量年增率高達45%。專家指出,若蘋果正式入局,有望引爆新一波換機潮,讓這項原本屬於小眾市場的產品加速進入主流。
三星Z Fold 7近期亮相,更讓不少果粉心動。TikTok科技網紅直言「這支手機完美到讓我想學新東西,甚至像是進入了一個全新的世界」。新世代對於手機的需求,早已不只停留在「小螢幕」的通話與社交。
CNBC科技記者科瓦奇表示,摺疊設計的最大優勢,就是能取代同時擁有平板與手機的需求,「你可以用它當手機,也能在需要時展開來看電影、做更多工作」。
AI世代的來臨,更加速大螢幕的需求。科技研究公司首席策略師米拉奈西指出,AI雖然解決了使用手機的許多不便,但大螢幕依舊是提升生產力與創造力的關鍵,「摺疊螢幕與AI的結合,可能會成為下一個顛覆市場的產品」。
事實上,早在2018年三星就率先推出摺疊手機,隨後Google、Motorola跟進,小米、華為甚至推出三摺設計。然而,摩根大通分析師查特吉提醒,過早搶佔市場並不保證成功,關鍵在於「等待技術成熟,並打造獨特的用戶體驗」。
外界盛傳,蘋果的摺疊iPhone將採用7.8吋設計,宛如一本隨身書。科瓦奇指出,「蘋果推摺疊手機的想法已不是第一次傳出,但現在看來比以往更有實現可能」。
不過,價格依舊是摺疊手機普及的最大門檻。目前市場售價動輒1500至2000美元,折合新台幣超過四萬元。但三星已經開始降價,最新款Flip與Fold 7中,Flip定價僅899美元,正式拉近與消費者的距離。
智慧手機分析師馬爾多納多則指出,長期來看摺疊手機的售價差距應該縮小至比普通手機高10%至20%,「消費者願意為一台能從iPhone Pro Max瞬間變身iPad mini的裝置,多付多少錢,將會是市場的關鍵考驗」。
蘋果一旦跨足,是否會讓市場洗牌,還是重演Vision Pro的冷淡銷售?摺疊手機能否從「炫技小眾」翻身為「大眾標配」,2025到2026年,將會是見真章的時刻。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