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全球棒壇,最被「全壘打」這個詞吸引的,恐怕不是大谷翔平、也不會是「法官」賈吉(Aaron Judge),而是有著「世界全壘打王」稱號的王貞治。已經85歲的王貞治,在現役球員時代不斷追求打擊技術的極致,就算現在也還是希望把揮出全壘打的喜悅,傳承給未來的世代。
「打得更強、揮得更遠」
王貞治在接受日本綜合運動雜誌《NUMBER》專訪時,回想起自己10歲時,在自家附近小學旁的公園,打出人生中的第一支全壘打。王貞治說,「看著球越飛越高、越飛越遠,那種感覺真的很棒。而且有了一次好的經驗,就會想再次體驗」。從那時開始,王貞治就出現對「打得更強、揮得更遠」的執著,最後甚至成為他畢生追求的目標。

「當球飛進觀眾席的瞬間,場上的每個人會停下來,全場觀眾目光的焦點也會集中在自己身上,這是很難體驗到的快感」。
王貞治如此形容全壘打的魅力,他也認為打出全壘打的瞬間,是棒球場上最具震撼力的體驗,也是驅動自己不斷挑戰極限的力量來源。即使已經退役45年,離小時候「首發全壘打」更是過了75年,但王貞治直到現在,依然無法忘記兒時在公園揮出全壘打,白球飛過圍欄的快樂。
揮出全壘打的「奧義」
至於打出全壘打的「奧義」,王貞治認為最重要的,就在於控制自己與球的距離。他還記得自己的球員時代,當時讀賣巨人軍的總教練川上哲治的指導。
「打擊的秘訣,就是讓球『停下來』,也就是在投手與打者之間18.44公尺的距離中,爭奪主動權」。

在川上眼中,王貞治的打擊,將這點表現得非常好。因為採用「金雞獨立」的打擊動作,王貞治可以在投手投球的瞬間,可以迅速使用單腳站立,除了凝聚身體的力量,也能更長時間注意來球,並掌握與球之間的距離。王貞治自己則說,想打全壘打就得先想辦法「遠離棒球」,因為和球靠得太近的打者,是沒辦法把球打遠、把球打強勁。
「抓到一定的距離感後,絕對不讓身體再往前靠近,這是最重要的。」
只是這種「距離感」,只能意會、不能言傳,所以王貞治也說,自己在每次揮棒後,都在尋找理想的擊球點,並且不斷自我精進。
提供孩子們「享受棒球」的環境
現在的王貞治,除了作為日本職棒福岡軟銀鷹隊球團會長的工作外,他也在2024年組成「球心會」組織,積極推動棒球的普及與環境改善。

王貞治認為,現在日本的生活環境,已經漸漸失去讓孩子們「享受棒球」的空間;所以球心會的目標,就是推動閒置土地的再利用,來興建更多小型棒球場,讓小朋友們可以有更多空間打球。此外,王貞治和球心會,也積極推動「BEYOND OH(超越王貞治)!」計畫,希望打破日本職棒與業餘棒球間的隔閡,為日本培養下一個大谷翔平,鼓勵孩子們勇於揮棒,享受全壘打帶來的喜悅!
談到大谷翔平,生涯敲出868支全壘打的王貞治認為,大谷最大的特點,就是「反方向全壘打」。王貞治表示,大谷把球打到左外野,可以像右打者一樣輕鬆,這樣的打者過去從未出現過」;他還說,自己年輕時,並沒有特別追求力量,而是專注於把球打向中外野到右外野的45度角範圍。儘管如此,王貞治還是不得不承認:「就算我想打反方向的球,也沒辦法像他那樣打那麼遠」。
培養「超越王貞治」的球員
王貞治期許大谷翔平,能持續把注意力放在棒球場上。不過未來如果有機會,也希望大谷能支持球心會的活動,為更多孩子帶來夢想。

對現在的王貞治來說,「打造實現棒球夢的場地」,就是他對棒球界最大的回報。他也期待有更多的孩子,能像他一樣在東京隅田川旁的小小棒球場,抬頭仰望白球畫出的一道道美麗拋物線,消失在球場的彼端。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