廣告
xx
xx
回到網頁上方

彭博分析綠營不能再打反中牌 學者:藍營可能受惠普發現金

記者 黃貞怡 / 攝影 鄭名崴 報導
發佈時間:2025/07/27 11:16
最後更新時間:2025/07/27 11:16
台北市長蔣萬安與議長戴錫欽和五名挺過罷免藍委。(圖/鄭名崴攝)
台北市長蔣萬安與議長戴錫欽和五名挺過罷免藍委。(圖/鄭名崴攝)

台灣大罷免投票結果出爐,國民黨成功守住多數席次,外媒評論,這對執政的賴清德總統及民進黨構成重大挫敗。根據中央選舉委員開票數據,針對24名國民黨立委的罷免提案,在所有選區中均獲得反對票過半,顯示多數選民拒絕此波罷免行動。

《彭博》報導,這場罷免行動由公民團體發起,並獲得民進黨全力支持。若有12名國民黨立委被成功罷免,民進黨原可在立法院暫時取得多數席次。然而,結果顯示在野基礎穩固,使賴政府無法藉由罷免改變現有政治版圖。

 

分析指出,立法院內藍綠對立、肢體衝突頻傳的僵局恐將持續。由於國民黨與民眾黨合計仍掌握立法院多數席次,賴清德在推動預算、國防政策與法官任命等議題時,仍將面臨阻力。

東吳大學政治系教授蘇子喬指出,國民黨可能受惠於近期立法措施,包括普發現金、軍警等群體加薪或福利提升。他表示:「儘管民進黨在罷免投票中受挫,國民黨也不能掉以輕心,因為社會對罷免的支持仍強烈且有聲量。不滿情緒對在野黨仍存在,具備相當的動員潛力。」

 
國際危機組織(Crisis Group)東北亞資深分析師楊晧暐(William Yang)表示「週六的結果顯示,更多台灣民眾仍傾向維持目前的權力平衡,即由在野黨掌控立法部門,而執政黨則主導行政部門。」楊晧暐與其他分析人士認為,民進黨不能僅依靠反中訴求動員選民。東海大學政治系教授張峻豪指出:「民進黨必須認識到,它不能在每一次選舉中都依賴反中訊息,因為選民可能更關心經濟與民生議題。」

台灣雖然第一季經濟成長達 5.48%,主要受人工智慧相關高階半導體需求帶動,但許多人仍對房價與物價上漲感到憂慮,政府也下修全年經濟成長預測。

此外,另有7個國民黨選區的罷免投票預計於8月23日舉行,後續政治變化仍備受關注。
 

綠逼宮柯建銘

#台灣大罷免#國民黨#藍綠對立#民進黨#賴清德#外媒罷免#彭博#大罷免大失敗#大罷免大成功

你可能會喜歡

人氣點閱榜

延伸閱讀

網友回應

其他人都在看

notification icon
感謝您訂閱TVBS,跟上最HOT話題,掌握新聞脈動!

0.0937

0.0292

0.122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