廣告
xx
xx
回到網頁上方

輝達砸50億美元入股英特爾 背後盤算、台積電影響一次看

記者 謝佩穎 報導
發佈時間:2025/09/21 17:20
最後更新時間:2025/09/21 17:20
輝達宣布入股英特爾後,英特爾執行長陳立武在社群平台曬出與黃仁勳的合照。(圖/翻攝自陳立武X)
輝達宣布入股英特爾後,英特爾執行長陳立武在社群平台曬出與黃仁勳的合照。(圖/翻攝自陳立武X)

輝達18日宣布,將投資50億美元(約1507億新台幣)入股英特爾,除了股權投資,雙方也表示將合作開發個人電腦(PC) 與資料中心晶片。消息一出震驚半導體產業,因為這是少見的「巨頭合作」,也可能讓市場的AI PC市場版圖再度改寫。不過專家認為,輝達的背後盤算,應該是希望藉由Intel幫忙補足輝達的CPU供應鏈,擴大市佔。

國泰證期顧問處協理蔡明翰接受《TVBS新聞網》採訪表示,由於現在輝達銷售的CPU為ARM架構,但市場上舊有系統有七成的市佔率都是採用X86系統,這可能會跟輝達的GPU無法產生連結,也因此,輝達希望可以逐步建構完整的AI生態系,打造出輝達專屬的X86系統的CPU,然而X86專家市場就只有Intel和AMD。

 

目前市面上X86系統的CPU市佔率約7成。(示意圖/shutterstock達志影像)


蔡明翰指出,輝達一直與AMD屬於競爭關係,要談合作當然首選Intel,解析輝達這次入股英特爾的兩個重要目標,其一打造出輝達專屬的CPU X86系統;其二,還可順便做球給川普,畢竟美國政府日前才剛入股英特爾,合作消息一宣布,帶動Intel股價大漲,利多消息讓美國政府順勢賺到錢。

 
產業人士也指出,輝達這次的投資,其目的是強化其CPU的實力,若未來可與GPU結合,進一步優化效能,都會讓輝達的產品設計、效能上更有所突破。況且,Intel正面臨製程技術落後、錯失AI浪潮商機,導致市值營收雪崩式下滑,輝達選擇在這個時間點出手,以相對低廉的成本投資Intel,可說是相當聰明的作法。

市場分析師認為,輝達與英特爾的合作,在於補足輝達的CPU版圖,對台積電不會有影響。(圖/輝達提供)

 

雙巨頭合作將衝擊台積電?

輝達與英特爾宣布攜手合作後,外界最關心的問題就是未來CPU客製化晶片會交給台積電代工,還是英特爾代工?面對這樣的敏感問題,輝達執行長黃仁勳和英特爾執行長陳立武都刻意迴避,僅強調「合作聚焦在產品」。

不過蔡明翰則認為,台積電在代工市佔、良率目前為止還是獨霸一方,雙方的合作暫時不會衝擊台積電的訂單,技術面上來說,英特爾的先進製程技術落後台積電太多,要追上恐怕還得花上好幾年時間。

 
和碩董事長童子賢20日出席活動時也指出,輝達和英特爾的合作應該只是改善他們自身關係,且強調台積電的2奈米、3奈米製程依然獨步全球,不是單這一筆投資就可以改變的。

不過,也有國外分析師認為,短期衝擊最大的可能是AMD,現在等於是輝達攜手Intel共同對抗AMD,可能導致台積電來自AMD伺服器的CPU訂單減少。

英特爾執行長陳立武。(圖/胡瑞麒攝)

輝達入股可挽救英特爾頹勢?專家打問號


華爾街日報專欄作家費奇(Asa Fitch)撰文指出,雖然輝達的投資與合作對英特爾來說,無疑是好消息,但如果英特爾想要回復過去的光景,除了輝達的50億美元投資金之外,還需要分割。然而,Asa Fitch也指出,這些都只是策略上的勝算,英特爾仍需要「結構性的改變」。

Asa Fitch認為,英特爾在晶圓製造的技術已經落後台積電,如果英特爾可以分拆為一家晶片設計與一家製造商,或許可讓各事業部門向外與其他企業合作。例如英特爾晶片設計團隊可與輝達的PC的CPU進行合作,然後將生產交給台積電、三星等,無須考量到製造部門的利益。

《經濟學人》則發表專文表示,這項合作協議對Intel的CPU業務注入強心針,讓競爭對手ARM、AMD備感壓力,但老實說「對英特爾的代工製造業務沒有任何幫助」。
 
 

#輝達#英特爾#CPU#GPU#台積電#2330#陳立武#黃仁勳#AI PC#晶片

你可能會喜歡

人氣點閱榜

延伸閱讀

網友回應

其他人都在看

notification icon
感謝您訂閱TVBS,跟上最HOT話題,掌握新聞脈動!

0.0449

0.0190

0.0639